当前位置:主页 > 京东运营 >

超3000亿港元市值,京东健康如何再造一个京东?

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是,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对京东CEO辛利军说:“(健康)这事儿做好了,规划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如今来看,刘强东的这一预言并非遥不可及,至少在京东健康正式被拆分独立19个月后,这一预言现已完成了近三分之一。

今日,京东健康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94.5港元/股,相比70.58港元/股的发行价涨幅33.18%。截至发稿,京东健康股价涨幅超越44%,总市值超3150亿港元——现已逼近京东集团约1万亿港元最新市值的1/3。

在京东系统内,京东健康一直扮演着颇为独特的角色,是京东在电商零售之外的重要落子,是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独角兽。

在当时的职业格局中,京东健康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它是继阿里健康、安全好医师后第三家登陆港交所的互企业,也是现在唯一一家营收过百亿且接连三年盈余的互联网医疗企业。

京东健康何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增加?支撑它百亿营收、盈余的要害又是什么?面临这万亿的大健康蓝海,京东健康未来的开展空间又在于什么地方?

亿欧经过整理和采访,试图透视这个当时国内医疗健康范畴“超级明星”的生长逻辑和终极目标。

01 300亿美金“独角兽”的上市底气

2014年2月,医疗健康开端作为京东独立的事务项目进行运营,同年阿里健康成立。

但直到2018年3月,京东健康才取得互联网医院许可证,正式跨入互联网医疗的赛道。彼时的安全好医师与阿里健康,现已是运营数年的老练产品。

在整个互联网医疗赛道,京东健康一直属于后来者。因而,当京东健康上市的消息袭来时,不少人仍旧像一年多前京东健康被拆分独立时,那般后知后觉。

实际上,京东健康早已明确透露出IPO的意图。2019年7月,在一场媒体群访中,初次作为京东健康CEO亮相的辛利军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是说:“京东健康什么时候上市,咱们还没有时刻表,但肯定会(上市)的。”

或许是受到此说法的激励,分拆独立运营的一年里,京东健康不断攻城掠地,成为京东旗下以及互联网医疗赛道中,估值飙升最快的独角兽公司。

2020年8月,京东健康引入高瓴本钱超8.3亿美元投资,投后估值到达300亿美元。而一年多以前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且拿到A轮融资时,京东健康的估值仅为70亿美元。

向来低沉的京东健康,靠什么取得本钱商场的青睐?

在招股书中,咱们或许能够窥得这一“独角兽”的些许相貌——这个号称“我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上一年总收入到达108亿元,坐拥6.5万多名自有和外部医师,线上具有超越9000名第三方商家,累计服务用户超1.5亿人次,零售年活泼用户超7250万。

同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健康和安全好医师,上一年营收分别为为96亿元、51亿元,均未能完成盈余。虽然在年用户活泼数量上,比起阿里健康略逊一筹,但在净赢利上,京东健康表现亮眼。

阿里健康直到不久前的中期业绩公告中才正式宣告扭亏为盈,而京东健康早在3年前就已盈余。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和88亿元。除掉公允价值变化和非常常损益项目,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赢利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

业绩的高速增加离不开其特有的事务串联逻辑,在招股书中,这被命名为“医药双轮驱动”——京东健康医药零售的用户,一起是潜在的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用户,而医疗健康服务用户又成为反哺医药零售和消费医疗服务事务的重要流量。

在本年9月的一次专访中,辛利军也向亿欧提到了这一点,他坦言:“无论是健康办理仍是医疗服务,最终都会形成为服务付费和为实物付费,这两者很难分开。”

特有的逻辑之外,疫情这个特别的时刻节点也让互联网医疗职业再迎本钱热捧,本年阿里健康和安全好医师的股价和市值均近乎翻番。

“上半年疫情推动了整个职业快速开展,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到了比较老练的机遇,所以挑选现在上市。”一位医药职业人士如是分析道。

疫情之下,京东健康一次走完了或许要花三五年才走完的路。

“对比上一年,咱们的用户增加了1640万,且跟着时刻的推移,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扩展,咱们的互联网问诊量也是上一年同期的6倍,每天在京东互联网上问诊的用户超越12万。”在10月29日的2020京东健康协作伙伴大会上,辛利军用一组数据体现了疫情对京东健康的影响。

“疫情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咱们在战略上的推进,也改变了整个医疗工业的参加者的意识,无论是从用户视点、职业视点仍是政府机构视点。医疗机构学会了去构建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和用户办理系统,药企开端大范围把资源歪斜在线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跟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方针。”

02 医药供应链的底层逻辑

医药电商是京东健康的起点。

2011年前后,京东与神州通旗下好药师就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销售到达协作。辛利军在专访中也回顾了这段开展进程:“那时候比较轻,真正京东在医药范畴开展是从2016年开端,那时咱们开端拿到一些线上购药的资质。”

此后不到5年,京东大药房成为全国规划最大的医药零售途径,商场份额到达15%以上,贡献了超越60%的专科用药销售额,有超越一半的药品被发往三线以下城市。

一位与京东大药房保持密切协作的医药咨询职业高管告知亿欧:“京东重自营,加上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滋补养生品全品类,医药零售部分数据并不弱。”

招股书显现,2019年,京东健康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到达94.3亿元,占总营收的87%。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76.9亿元,占总营收的87.6%。

京东健康能在几年内敏捷生长为国内头部医疗零售途径,跟京东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分不开。

药品并不同于普通的货品商品,医药电商的供应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一是药品人命攸关,对药物的质量要有绝对的把控;二是有药品需求一般是有病在身,乃至不少需求是出于急症,因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在京东的自营模式下,公司从供货商收购医药与健康产品,再经过自身质控之后,京东大药房能够使用京东集团的11个药品库房和230个其他库房,按需求为用户完成次日达、当日达乃至30分钟达的药品配送服务。

除了京东大药房这种直接服务于患者的B2C事务,京东健康的医药供应链还有“药京采”这种面临线下诊所和药店的B2B事务,这一事务形态现在覆盖着全国22万多家零售终端。

不仅如此,京东健康的医药供应链还涉及到诸多线下途径:一方面,延展自身在线下的服务才能,现在已有8家京东大药房自营门店在山东地区开业;另一方面,协助其他药房门店做数智化晋级和线上线下配送一体化事务,现在已上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项目和O2O事务“京东药急送”。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1月16日,京东健康与一心堂到达战略协作。“一心堂的性质主要是线下零售药房,他们的6000多家门店加入京东药急送,是对咱们场景的重要弥补。”京东健康内部人士告知亿欧。

为了更好落地数智化晋级,11月底,京东健康还发布了服务药店的SaaS产品“药京通”,在收购、销售、营销、药事服务、库存管控、门店办理等六个环节,为线下药店供给全方位赋能。

基于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经过上述多个产品和项目,京东健康打通了医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链条。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指出,京东的物流才能是它在互联网医疗公司里边最显着的优势。依托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对医药供应链的话语权就很强,上游打通厂商,下流对接药店,一手托两家,既有议价权又有服务才能。再加上其较强的下沉才能,能够把医药和医疗的资源下沉到县级或村级商场。

03 不挣钱也要做的线上医疗事务

在招股书中,京东健康还向外界展现了自己向线上医疗服务投入的决计,它把这项不挣钱的线上医疗服务和现金奶牛零售事务,视作是同等重要的两大支柱事务。

要了解京东健康投入医疗服务的决计,得回到京东健康被拆分独立的逻辑。

几年前,京东提出“无界零售”的战略,希望经过零售才能从头架构人、货、场。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和手机、家电、服装等品类不同的是,药品往上下流走时现已超出零售的范畴,必须介入医疗服务场景。

在回溯京东健康开展进程时,辛利军提到:“在医疗服务这一块,京东原先因为开展OTC和非药事务,医疗服务相对比较轻,可是处方药需要庞大的服务才能,所以从2016到2017年,咱们开端构建这种重服务的才能。”

京东先是在银川落地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后又于2019年头,直接把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完全“搬”上了网,并初次完成了在线医保付出的突破。

彼时也正值互联网医院开展的要害期,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互联网医院办理方面的方针,微医、阿里健康等企业早已在全国各地落地互联网医院,刚入局的京东互联网医院似乎又显得有些落后了。

关于这样的质疑,辛利军回应道:“好饭不怕晚,做得晚能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工业的格局和这个工业的痛点。”

在辛利军看来,京东和宿迁的协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互联网医院。“咱们使用京东互联网医院搭建了一个宿迁互联网医院,等于是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圆圈里划了一块地给你。咱们把区域性的患者变成全国性的患者,把医师的执业场所从区域转换到全国。”

京东健康还忙着把各类疾病的专家请进渠道,建立起专科中心。到本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已有超越6.5万名自有和外部医师,韩德民、胡大一等顶尖专家协作共建的16个专科中心加持,线上医疗服务的日均在线问诊量到达12万次,是上一年同期的6倍。

本年8月,京东健康又推出了全新产品“京东家医”,落地家庭场景为用户供给健康办理服务。京东健康还官宣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为5000万个京东用户的家庭供给线上家庭医师服务。

“5年5000万,咱们做了一些简单的核算。京东有4个亿的用户,也便是差不读挨近2亿-3亿个的家庭,咱们花5年时刻服务自己用户1/4-1/3的家庭,现在来看是合情合理的。”辛利军详细解释道。

这同样是一款不考究商业化节奏的长线产品。“从现在的核算来看,咱们的家庭医师服务自身是亏本的,可是或许服务到500万-100万个家庭就不亏本了。咱们看的是更远,在我国想在医疗服务上赚快钱,我觉得不太现实。”

04 写在最后

辛利军早年间在姑苏当过教师,做教师的训练方式和思维视点一直连续至今。

在他看来,医疗、教育与其他职业的逻辑、规则都不一样,医疗和教育都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职业,以盈余为目的的商业逻辑是不对的。

辛利军表明,自己并没有盼望过医疗服务在短时刻内就能给京东健康带来什么收入,但会重视两点:一是为进步老百姓的就医体验做了什么,二是助力政府在医改方面做了什么。

经过这些年的调查,辛利军认为把用户服务好了之后,就能够取得用户的信任。比如曾经的电商大战中,京东就把赢利降到最低,给客户最大利益,最终赢得用户信任。

在招股书中,京东健康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开展战略:一是扩展用户群,进步用户参加度;二是加强药品和健康产品的供应链才能;三是持续扩张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推出更多元化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四是加强技能赋能并持续创新。

很难说京东健康未来会开展成什么样子,它的故事才刚刚开端。

  • 关注微信
标签:

猜你喜欢